Categories
Technology

Sell your buddies

QQ是我最早用过的IM工具-那是99年的夏天。现在的6位数ID也是那时申请的。2000年下半年到2002年低是用的最凶的时候,天天在实验室挂在上面。那个时候的QQ还是个轻量级的软件,就是发送即时讯息,什么短信、游戏都没有。而现在的QQ,就像是一只帝企鹅,又肥又大,行动不便,急需减肥。

QQ从最早的版本到现在一直有一个MSN没有的功能:搜索在线网友。QQ会员还拥有高级的查询选项,如按照性别、城市等。这样就可以查到一长串的包含稀奇古怪昵称的列表,比如什么“大力水手”,“野原新之助”,“善解人衣”等等等等。。。QQ的昵称是可以编辑的,这个MSN也可以,不过我很少看到自己QQ好友列表上的人频繁的修改自己的昵称。

在看看MSN。编辑昵称已经成为很多MSN用户最热衷做的事情:一周一个、一天一个、一天几个;不少人的昵称可以很有效的折射出该在线用户当时的生活状态。这就是下面我要讲的“歪路”,是有关出卖在线好友的。

虽然昵称可以编辑,但MSN从来不允许你主动查询:你只能通过对方给你的Email地址来添加用户。与QQ相比,后者也许更适合小P孩来发现新关系;而MSN则是用来维系老的关系。在一个具有千万级用户的IM系统里面,用户在频繁的更新他们的自我称呼,如果可以跟踪所有这些使用过的昵称,在把当时的相关信息整合进来,是不是可以挖掘出很多潜在的信息呢?

我猜想MSN服务器是不会维护每个用户曾经使用过的昵称的,用户自己也不会。老的签名在敲回车的一瞬间永远的消失了。如果这个信息可以保留,如果这个信息可以检索,那么是不是可以画出一根时间轴:轴上是根据时间点标记出用户在该时间点使用的昵称;轴下在时间点周围是整个世界上、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发生过的事情;它还可以链接到你的Email系统,给出时间点前后几日的Email摘要,你的blog,写过的IM等等(受控信息)。如果所有MSN的用户信息(除了轴下方与个人有关的信息外)都可以供所有人检索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添加用户的话,MSN会变成什么样?

现在的MSN Messenager自然是不支持的,也许可以开发出一个插件安装在MSN上,当在线用户更改昵称后更新好友列表到某个server上。该Server提供一个Web界面供检索之用。比如可以输入“牌照拍卖”,也许可以找到几十上百个来自上海、正琢磨车牌拍卖事情的用户;在沿着“轴”回溯也许可以发现他们中的一些在1年前的昵称是“装修中…”。

99%的可能是这个网站很快就和李开复一样,收到来自雷德蒙的律师信;也许有了这个功能后一堆人都会放弃MSN去寻找其他安全、封闭的聊天软件。Who knows…

回复

– 评论人:boo
  2005-08-30 13:16:26   

Web crawler在检索的时候会查看根目录下的robots.txt文件,决定是否进行索引。不过虽然这是RFC的规范,但不能保证每个robot都这样做。

– 评论人:Peter
  2005-08-29 22:45:21   

我还想到了一个MSN没做到,但是可以做到的功能。就是msn应该让用户选择是否把自己在其它msn space 上的留言或该留言附着的blog以某种方式保存在用户自己的信息库中。我觉得这样的话,msn space就更人性化了。其它blog也应该提供这样的功能。不知道已经有了这种功能没有?

– 评论人:Peter
  2005-08-29 22:29:14   

Hi,Dr .Zhang:)

我是Peter,今天才看到你的blog,很有意思。觉得你的blog是我的一个向你学习交流的好平台:)

你的这篇文章所思考的问题,我也有过同样的想法(当然了,没有你的周全),我当时也认为这些个性签名能提供很有意思的信息。像msn,要保存这些签名其实也很简单,只需要用户更新签名的时候,把签名当作msn space 的blog或其它list的一个new entry 不就可以以blog的形式保存了吗?我当时就在像为什么msn不提供这么简单的功能?我也想过自己手工地保留每天我msn好友列表上的镜像,以跟踪每个好友的签名变化情况,从而更方便地了解各个好友,但是我并没有坚持下来,我能做到的就是心里面记住了某些朋友的某些日子的签名。当然了,稍微用心想想,也会想到这会涉及到隐私问题。我也想过,随着网络引擎的日益强大和网民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,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?就是以后我们发布blog或其它信息的时候,都会选择一个访问控制的catalog,定义该信息的访问权限,private or public 等等,而各大搜索引擎(爬虫)也遵循这样一个规则,只对用户定义为public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提供检索。这样一来,就两全其美了。

By Ling Zhang

本人服务于IBM中国软件实验室(上海)。本网页内容仅为个人思想,不代表IBM公司观点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*